卦時: 易經每卦象徵某依事物、現象,
在特定背景中,產生變化、發展的規律。
這種隨時卦義而存在的特定背景。
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種時間性,從不同的角度,
喻示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某些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理。
例如泰卦象徵「通泰」之時的事理。

二體: 內外卦相重合稱二體。二體象徵事物發展的兩個階段,
內卦為小成階段,外卦為大成階段。

爻位: 每卦各有六爻分處六級高低不同的等次,
或象徵事物發展過程中所處的或上或下、
或貴或賤的地位條件身份等。
爻位的排列由下而上,依次遞進表明事物的生長變化規律。

「初」為事物發端,「二」嶄露頭角,「三」功業小成,
「四」新進高層,「五」圓滿成功,「六」為發展終極

文章標籤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卦位關係
上三爻為上卦(外卦、悔外) 下三爻為下卦(內卦、貞卦

偶陰柔位 奇陽剛位 偶陰柔位 奇陽剛位 偶陰柔位 奇陽剛位
六當位正 九當位正 六當位正 九當位正 六當位正 九當位正
互 中爻 卦
中 中
(天位) (天位) (人位) (人位) (地位) (地位)
下應三 下應二 下應初 上應上 上應五 上應四
乘五 承上乘四 承五乘三 承四乘二 承三乘初 承二

上 五 四 三 二 初

卦時:易經每卦象徵某依事物、現象,在特定背景中,
產生變化、發展的規律。這種隨時卦義而存在的特定背景。
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種時間性,從不同的角度,
喻示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某些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理。
例如泰卦象徵「通泰」之時的事理。

文章標籤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易經傳

錯卦: 立場相同,目標不同,是為錯卦,
角度看法不同,左右相反,也就是左右兩卦陰陽交錯的意思。

綜卦: 觀察其不同立場的相互關係,反對立場,一卦上下顛倒,
正看一卦,顛倒過來看變成了另外的一卦。

交互卦:觀察事件內部的關係;依各卦的六爻間的變化,第二三四爻可互成另一內卦,而第三
四五爻可互成另一外卦,內外卦重疊而成一卦。
相錯相輔則成,相背則互抵銷力量,如乾坤,天地同時存在,
但風格相反如離坎。

例如:本卦:山地剝 錯卦:澤天夬 綜卦:地雷復 本卦:山水蒙 互卦:地雷復

文章標籤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 彖辭傳:上下兩篇,分附於上下經,共六十四節,
分別解釋六十四卦之卦辭。彖:「斷」義。旨在斷定一卦之意義。
乙 彖傳: 上下兩篇,闡釋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
釋卦象者每卦一則共六十四則,稱大象傳。
釋爻象者每爻一則共二百八十四則。
乾坤二卦多出「用九」「用六」爻辭之象,稱小象傳。
象:象徵、形象、現象::等意義。
丙 文言傳:分別解說乾坤二卦的含義。
丁 繫辭傳:分上下兩傳。可視為早期的易義通論。
易經的文化精神,全在繫辭傳。而周易的蓍草占筮,即在繫辭傳中論及。
朱子易本意卷首的筮儀 ,即本於此。
戊 說卦傳:是解說八卦取象的專論。
己 序卦傳:是說明六十四卦的編排次序及各卦象乘相受的意義。
庚 雜卦傳:雜揉眾卦,錯綜其意,分散六十四卦的次序,
重新排成三十二組,以精要語言,概括卦旨。
以上除彖傳、象傳、文言附於經文之內,
其餘附於經文之後,及今人合稱周易經傳。

文章標籤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乾卦至離卦為上經卦共三十卦。從咸卦至未濟卦為下經共三十四卦。

合計為六十四卦。除乾坤二卦內容不同外,

餘六十二卦皆按卦辭、彖辭傳、大象、爻辭附小象序列編排。

乾卦:卦辭、爻辭、彖辭傳、大象、小象、文言之排序。

坤卦:卦辭、彖辭傳、大象、爻辭附小象、文言之排序。

上經卦序: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下經卦序:咸恆遯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

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

至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文章標籤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