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筆記( 儀聖十二字薪傳 )概論:
善人講的道只有十二個字:性心身,木火土金水,志意心身
 性心身三界是人的來踪為入世之法。(三界歸一 )
三界人的來踪:天賦給人的性,地賦給人的命,父母生身。
天賦給人的性:人的天性是純陽的,只知為人,不知為己。
(享天堂福) 性是聚萬靈的,以天理行事便和天接靈。
人要性存天理,天理足性光就圓。德能養性。
地賦給人的命:心是半陰半陽的,所以才有人心為己,道心
(享人間福) 為人的分別。去禀性:怨恨怒惱煩,除私欲。心存道理,道理足天理圓。理能養心。
父 母 生 身:身是個胎生物,是純陰的,所以只知自己,
(享萬物福) 不知有人,去習性行(吃喝淫賭吸)身盡情理,情理足,道理圓。技藝養身。
 運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當人為應世之法 ( 五行圓轉 )
五行性理為養性成道的要素。
陽木性人 陽火形人 陽土形人 陽金形人 陽水形人
仁德存心 明理 信實 有義氣 有智慧
正直 溫恭謙讓 忠厚 擅交際 性柔和
有主意 守禮守分 寬大 豪爽活潑 心靈手巧
能忍辱 不爭不貪 能容能化 敏捷果斷 擅藝術
有擔當力 舉止合度 勸儉樸素 找人好處 肯低矮就下
堅忍耐勞 讓美歸功 抱定宗旨 劃清界限 澈底了悟
仁民愛物 克莊克敬 大度包容 達透人情 絕對服從
勸世化人 反觀內省 知足有恆 見義勇為 濟人利物
舒泰儒雅 安詳自然 忍辱負重 有謀善斷 含垢納污
平正大方 實在義氣 柔和活潑

 志、意、心、身四大界,是人的去路為出世之法。 ( 四大界定位 )
志:佛國,佛的根,會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樂。
意:天堂,神的根,忠臣、孝子全是從意上成的,是治理世界的賢人。會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義氣也多大。
心:苦海,苦的根,富貴榮華,尚不知足,爭貪不己,自尋煩惱,是擾亂世界的苦人。
身:地獄,孽的根,損人利己,好逸惡勞,只圖享受,不事操作,是破壞世界的罪人。世人多注重身外之物,不注重自己心性,捨本求末。
善人說:「講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聽了道,得往身上歸,努力實行,才得受用。享人生幸福,近而成佛作祖。
科學越進步,人類越需要以道德為主,才能享受到物質的幸福,人要各正性命,愛人如己,各有宗教信仰,各行各道,各做各德,人多福多,道多德大,共享天堂極樂世界。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 録
 十二筆記
概論
甲、 三界 ( 人之來踪 )(人的入世法 )
乙、 五行 ( 人之道心行 )( 人的應世法 )
 五行的性質屬性對照表
 五行性辨識法
 三界五行
 男子五行順運圖
 女子五行順運圖
 五行性行( 形、色、運 ) 制伏、相剋
 五行化合
 五行旺相休囚比合
 家庭五行方位表
丙、 四界 ( 人之去踪 )( 人的出世法 )
 問性
 問性治病法
 講病方法
 講道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序言


王善人之道,不落文字,破除名相,直下承當。其僕僕於奉、吉、龍、熱間者,垂四十年,教化所及,齊、魯、燕、冀等省,亦設會殆遍。至所講題目範圍,要不出三界、四界、五行。聞其言者,如午夜清鐘,聲聲打入人人心坎,可發深省。語言淺鮮,不立門戶,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究其極至,則義蘊深奧,廣大悉備於大小頓漸五教經典,一切法門,無所不包。如天普蓋,如地均擎,統攝羣機,了無遺義。無非警醒世人,革故徙新,就路還家,復歸天性而已。遵而行之,則聖賢之域,仙佛之基,胥不外此。或有過門不入,謂道德會只言人道者,其猶耳食不辨正味,毋亦淺之乎視 善人矣。不侫濫竽各省道德總分會,擔任學員講習班課程,幾歷寒暑,因將向來得聞 善人及諸先進所講,三界、四界、五行,各題要義,隨時紀録,名曰:十二筆記。展轉傳抄,謄寫不易,索閱者往往向隅,同仁等慫恿付印,故草而出之。如謂著書問世,則吾豈敢,若為研究 善人道者,作他山之攻玉,或不無小補云。


素堂高其位識 丁丑季冬於萬國道德會遼寧省總分會





八、王鳳儀善人遺相
九、王鳳儀善人簡介
王鳳儀善人諱樹桐,熱河省朝陽縣人。從小給人放牛,長大為人扛活(傭工),自幼就很有孝心,作工忠實,三十五歲時,見義勇為,為救友人楊柏,誓死前往,行於中途「黒夜見白日」明道。自此講病、勸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之久。
一般人見人不好就生氣,其實如果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要是沒有惡人、罪人,就不需要教主,也沒人可救了。不救人,怎能成道呢?
有人問王善人:「那教好?」善人說:「全世界都贊成五大教,當然全是真的。只要真信、真行,就能得道。」
五大教教主,全是存善心,行天道,寧肯犠牲身體,保全天理,發揚天性,沒有是己非人的心。各教教主,旣能忍辱,那會有爭強奪勝的心呢?不過各教信徒,以人心,體會不透聖意,才發生教爭,這是最可惜的事!各教信徒,應當努力糾正是己非人的錯處。教爭不息,世界不能清平。各教教徒,所負的責任太大了!
各教聖經說的全是天理,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穆罕默德講「堅心定性,禮拜朝一。」老子講「修心練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善人講「死心化性,萬教歸一。」一是天性,人成道時,全得捨了生命,性靈歸天,才是真歸一了。所以人類全是一個,不分什麼你我。因之善人說:「有德的聖人,像電燈似的,不怕多,越多光越大。人是沒把自己的教義悟透,才自找煩惱,論勝爭強,自以為護道,那知躭誤了自己成道,你說可惜不可惜!」要想明道,就請研究研究王善人所講的道!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善人鳳儀之道十二筆記
一、萬國道德總會會員守則
去私心,存公道,為道德的基本精神。
孝父母,敬兄長,為道德的實踐始基。
不忘本,不忘恩,為道德的衡量標準。
言忠信,行篤敬,為道德的事實表徵。
二、儀聖八條目:
不怨人。 不抱屈。 不後悔。 不生氣。
不上火。 不著急。 不 爭。 不 貪。
三、儀聖三綱領:
性存天理。 心存道理。 身盡情理。
四、儀聖三省:
省 性中有沒有脾氣?
省 心裏知不知足?
省 行為正不正當?
五、道德歌
六、五行歌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02 Wed 2008 21:51
  • 置頂



建立新人生觀 使身心通暢

有良美典型 以風動天下-----張廷榮老師

觀美地之精神 成人文德化之教------朱老師

觀之精神 開放學習及被學習之心

羅姐易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